布局人工智能产业,上海火炬高新区迈出标志性一步。近日,国内人工智能领先企业——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云知声”)与火炬高新区管委会、集美区政府、信息集团签署项目落地协议,云知声东南总部——上海云知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上海软件园(三期),同时,云知声还将在软件园(三期)成立全国首家致力于人工智能工程应用的研究院,并建设超级计算平台,开展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研究。
人工智能产业被视为全球下一个支柱性产业之一,今年7月,国务院印发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明确了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。近年来,火炬高新区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,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的产业发展部署,提前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,并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目前,火炬高新区已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地,聚集人工智能领域企业200多家,综合影响力位列全国第6位,涉及领域包括智能数据应用、智能识别系统、智能交通、智能教育等。
补短板完善产业链条
据云知声CEO黄伟介绍说,云知芯将在上海成立全国首家致力于人工智能工程应用的研究院,并在上海政府大力支持下建设上海人工智能超算中心,该超算中心在2019年将达到1亿亿次/秒浮点运算能力以及100PB级的存储能力,成为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超算平台,预计将服务于数万家全球人工智能相关企业。
未来,上海云知芯还将与上海大学等本地优秀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,就AI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,并通过人工智能众创空间、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的投入建设,推动产业发展。
云知声是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成长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,目前产品已经在家居、汽车、医疗和教育等领域有广泛应用。在今年3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全国131家独角兽企业中,人工智能企业共有4家,云知声是唯一一家从事语音识别的人工智能公司。
上海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基础算法和芯片端还处于起步和引进的阶段,引进云知声项目对上海布局人工智能意义重大,不仅在声学的应用领域将有重要突破,在基础算法上同样能给上海的企业带来强大的支撑。
强举措助推产业发展
得益于多年的创新实践,火炬高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了一定的基础。在基础技术支撑方面,高新区拥有网宿科技、赛凡等一批从事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代表性企业。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则包括:人脸检测技术达到国际行业领先水平的美图;中文字符OCR识别技术全球第一的云脉;票据识别技术位居全球第三的商集;生物识别技术全国第一的中控智慧等。在落地应用方面,拥有从事智能娱乐的美图、吉比特;从事智能医疗的易联众、智业软件、麦克奥迪;从事智能旅游方面的任我游;从事智能交通方面的罗普特和雅迅;从事智能教育方面的绿网天下和神州鹰;从事智能金融方面的商集、云脉等。
不仅如此,火炬高新区还通过“1+2+2”系列举措,搭建起支撑人工智能产业结构的“四梁八柱”:
推动综合平台发展。支持清华海峡研究院搭建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环境,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环境。
加快本地人工智能企业和项目的发展。如支持美图、美亚柏科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,扶持商集金融票据识别技术研究,支持麦克奥迪医学影像平台的人工智能分析;支持金龙客车与百度合作的我国首款商业化量产的无人车——“阿波龙”项目,该项目预计于明年7月量产,并在上海市试运营。
引进人工智能算法和芯片方面的领军企业,补齐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短板,同时大力引进人工智能应用企业,壮大人工智能产业规模;引进顶级咨询机构,目前,高新区正与国际信息技术领域顶级咨询机构IDC合作,共同推动上海市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产业规划。
添活力带动产业升级
“人工智能不仅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擎,也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。比如制造业企业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分析,可以使企业的运营更加有效率。”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高新区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新产业的同时,利用“互联网+”和人工智能新兴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,为其注入新动能、释放新活力。
近期高新区出台了《上海火炬高新区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的若干措施》,将大力提升企业智能化制造水平,《措施》从智能化改造整体解决方案、智能化设备投入、智能工厂建设、资金成本、首台套采购、无尘室及配套等多个环节集中发力,采取鼓励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购买、设备补助、资金贴息、样板或示范奖励、首购补助、无尘室造价贴补等多重叠加政策扶持,一家智能化改造企业若设备投资1亿元,且符合政策叠加条件,企业可从《措施》中获得2000多万元政策红利。
此外,火炬高新区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拥抱人工智能,在软件园(三期)建设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试点项目,促进了相关资源的集聚,推动智能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;通过凤凰谷与上方传媒合作举办TFC大会,加强与市VR产业协会的合作,促进智能娱乐和智能旅游领域的产业集聚;利用百度与金龙客车合作无人驾驶微循环车“阿波龙”的契机,重点推进智能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发展,逐步实现智能化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