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发行主体。公司债是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,我国2005年《公司法》和《证券法》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。企业债是由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、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发行的债券。公司债券的发行属公司的法定权力范畴,无需经政府部门审批,只需登记注册,发行成功与否基本由市场决定。
2.资金用途。公司债是公司根据经营运作具体需要所发行的债券,资金如何使用是公司自己的事务,无需政府部门审批。但在我国的企业债中,资金的用途主要限制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革新改造方面,并与政府部门审批的项目直接相联。
3.信用基础。由于公司的资产质量、经营状况、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,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也相差甚多,与此对应,各家公司的债券价格和成本有着明显差异。而我国的企业债券,不仅通过“国有”机制贯彻了政府信用,而且通过行政强制落实着担保机制,以至于企业债券的信用级别与其他政府债券差别不大。
4.管制程序。在市场经济中,公司债券的发行通常实行登记注册制,即只要公司的登记材料符合法律等制度规定,监管机关无权限制其行为。在这种背景下,债券市场监管机关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审核登记材料的合法性、严格债券的信用评级、监管主体的信息披露和债券市场的活动等方面。但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中,需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国务院审批。
5.市场功能。在发达国家中,公司债是各类公司获得中长期债务性资金的一个主要方式,在上世纪80年代后,又成为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力量。在我国,由于企业债实际上属政府债券,它的发行受到行政机制的严格控制,不仅发行数额远低于国债、央行票据和金融债券,也明显低于股票的融资额。